妙妙不喜欢周竑。
权势地位、掌控欲,还有近乎于贪婪的目光。小师娘三个字由他说出,比起对长辈的敬称,他更像是在念着隐秘的情人。
还好他目前不打算撕破脸皮,在妙妙明确表示抗拒时,他没有莽撞地行强抢民女之事,似乎矜持而体面地放过了她。
周竑只是塞给了她一枚珠子。
这硬珠原料不明,不是金银玉石也并非珍珠,整体呈现殷红色,对着光能瞧见内里的流沙颗粒。
妙妙攥着红珠匆忙逃离了宴会。
这件事表面揭过了,妙妙心里却放不下。本来该等四师兄来接她或者寄信回剑山求师父差人来一趟,可她在崔府过得有些不安,当下就想向五师兄辞别,拿点盘缠自己上路。
数次扑空后,妙妙意识到五师兄在故意躲着她。
崔府由国公府重建而成,高墙隔绝里外,护院轮班严密,正如庞大的牢笼。
妙妙出行都有丫鬟随从,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崔府主人的眼皮底下。被人软禁很不好受,她心里压着火气就折腾周围的眼线,一会儿说要吃冰碗一会儿又说要新鲜荔枝。
崔氏虽是高门,但现下还没到开库房取冰的炎热时节,主人家练武热着了也只是差下人摇扇。至于荔枝,自从南北商道随运河发展开来,对鼎盛世家而言南果倒也不算稀罕物,主要还是时节尚早价格偏高,崔家虽然富裕但从不铺张,要是奢靡名声传进圣上耳朵,那就不是钱财的问题了。
妙妙的无理要求被转告给崔大人,他听了,说了声娇气。下人正要告退,却见崔大人捻着棋子,平淡吩咐他按照李娘子说的话去做。
只要留李妙在崔府,其他要求都一应满足。
于是这般过了数日。
妙妙吃好喝好,睡得还挺香。她一边想念师父衣襟的清淡梅香,一边不太想念剑山的弟子膳食,顺便喊丫鬟再去厨房拿碗甜汤。
崔府固然可恶,崔府厨子做的菜实在好吃。
这日睡到日上三竿,妙妙起床洗漱啃烧饼,却有个多日未见的人不请自来。
她把饼子啃完了都没看他一眼。
五师兄笑了:“小师妹还在生气?”
妙妙:“回剑山后我要向师父告状。”
五师兄连忙讨饶,说是师兄的错。
无利不起早,五师兄这次主动拜访出于正事。他说,崧川赈灾一再受当地士族阻扰,灾情加剧,圣上震怒,罢了一众相关官职,其中包括右相崔安。
崔安本人没有参与赈灾事宜,可他的老丈人就是崧川陈氏族长。陈氏近些年大不如前,能如此明目张胆地搅混水,有流言称是借了崔氏的光。这种毫无证据的言论当然是诬告,而皇帝正在气头上,没人敢这时候去掂量自己的人头价值,因此崔大人被圣上痛骂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被罢了官的崔安很早就回府了。他收拾了行李,当即便要去崧川。
五师兄说,这是圣上的旨意。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赶紧让崔安和崧川陈氏割席,去探查清楚当地实情再回京,事情结束就官复原职。
崔安甚至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其实皇帝的怒气半真半假,这般拐着弯把人差遣去崧川,主要还是因为崔安是他信任的心腹。
妙妙:“看来事情确实很严重了。但我想不到哪里与我有关。”
五师兄的语气意味不明:“这也是那位的旨意。”
与崔安的私下会面时,皇帝亲口提及借住在崔府的李妙。
崔安不理解为何让一个江湖草莽参与这等要事,而他为人臣惯会揣摩上意,没有多问,只是遵循了圣上的意思。
于是在崔府关了数日的妙妙,现在就要跟令人讨厌的崔府主人一起出远门了。
……
在马车里时,妙妙盯了崔安半天。
崔安本来在阖目休息,被盯得静不下心,他问了声:“何事?”
妙妙说:“前些日子我连门都出不了,差点以为崔大人是什幺三头六臂的恶霸,现在看来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姑且长了个人样。”
崔安身居高位多年,接触的都是些官场老油条,大家就算互骂也讲究文采,他多年不曾听到这种直白的刺人话语了。他想果然是难登台面的草莽,又觉得跟小猫挠人似的,怪好笑:“我以为第一天就见过了。”
“我以为崔大人当时没正眼瞧人,”妙妙说,“原来看见我了啊?真是荣幸。”
崔安便不回话了。
总而言之,这一路同行非但没能缓和关系,气氛反而冷得旁人都看不过去。跟妙妙打过叶子牌的丫鬟也在随行队伍里,她听说了这事还来劝她服软,悄悄说崔大人看着温和,其实脾气差得很。
妙妙才不想理他脾气差不差。
出了崔府后,她在赶路途中抽空寄了信回剑山,等师父来接她回师门,她这辈子都不想再和这人见面了。
这一等就等到了车马抵达崧川。
隔着遥远山路,妙妙擡头仰望崧川城,意料之外望见一团盘踞在崧川上空的庞然大物。
人在惊愕中很难维持思考,“那是什幺?”话都说出口了,她才想起还在和崔安冷战,有点气恼。
崔安又摆出那副瞧不起人的模样了。他眼皮都没擡,说话的语气不轻不重,妙妙感觉他心里肯定在嘲笑她没见过世面。
“崧川的龙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