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家世、人品堪为公主配。崔攸察觉女儿与他往来渐稠,自不能等闲视之,特召见其兄民部尚书王太钧详询。
王太钧的痛痹已十分严重,不能行走,由小黄门用肩舆擡入仁智院。
多年君臣,又有戚谊,崔攸同王九讲话无所避忌,一见便直言:“听说十二郎痴。”
王太钧至无语,心里道:听说公主也不十分聪明呢。但宰辅的心胸不允许他与天子口角争芒,徐徐笑道:“臣弟不痴。”
崔攸也觉尴尬,咳嗽一声,解释道:“我是说,阿五这样,若十二郎也这样——两夫妇中,总得有个机灵些的吧?”
不是此等关头,天子永远不会在人前承认自家女儿不机灵。
王太钧想到这里,心里舒坦多了,“臣弟真的不痴。非但不痴,且有大才。臣的情况,陛下当心中有数,撑不了多久了。王氏未来门户,全要仰仗十二郎支持。他若无资质,吾岂敢托付之?”
崔攸讶异,“他有三十岁了吧?还未出仕呢。”
王太钧笑道:“我每催促,他只拖延,说什幺‘等哥哥完全躺倒后再说吧’,不逊之至。”
崔攸心中喜欢,不觉唇角上翘,微微笑:“既是无缺才智,晚些出仕也未为不可。虽是亲戚,却不曾谋面,改日教他来宫中走走。”
这是要相看王宠的形容风度。王家男郎大多继承了前周靖西郡王邯的粗壮身材与蟹壳脸,相貌上不甚出色。公主未来的夫婿,不求他如钟氏兄弟般妖娆,总要赏心悦目。
王太钧答应着,“好,好。万一成就好姻缘,不止是臣门的荣耀,也是天家的幸事。”
帝室固然威赫,华族有华族的骄傲。
凭心而论,王太钧并不热衷与天家结亲,更希望幼弟娶一名才智兼备的淑媛,持家之余,对王宠政治事业上也能有所襄助。
阿兄的提醒,王宠左耳入,右耳出,不辍手中画笔。
王太钧倾身看画,赞赏道:“到底是亲历过名山大川之人,笔下山水蓊郁有生气。”
他去后不久,阿五便到了,看到壁上晾的画,“太素叔又有新作?”搬个蒲团到画前,盘膝而坐欣赏。
王宠的两匹猫,一名珠儿,一名萼儿,每见她来,必移到她蒲团旁,翘尾傲坐,如左右丞相一样守护她。
阿五对山水无研究,也不感冒,单喜欢画中的隐士庐,想象自己就住在里面,有时能这样发呆一两个时辰。
王宠并不陪她,仍进进出出做自己的事,时不时问她,“阿五现在做什幺呢?”
阿五沉浸于想象中,或答“溪边取水”,或答“松林拾柴”。心智简单的她,却有这样持久而蓬勃的想象力,教王宠也纳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