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周昊文这样的做法,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
但是大多数医者都是自己患病,然后才学医自医。
就说近点的。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难,仅一个博大精深就劝退不少人,认为只有名师带领,或是家传渊源,才可能学成。
岳美中就是华夏中医史上的一个特例,他既没有家传,也没有师承,完全就是靠自学成才的一位中医名家。
岳美中,原名岳钟秀,号锄云,于1900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8岁那年,贫穷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蜗居山村,砸锅卖铁,同拼西凑送他去了私塾上学。
读了8年私塾后,考入了滦县师范讲习所,17岁开始当小学教员……
在教学期间,一面教书,一面跟随乡居举人石筱珊先生学习古文诗词,二十四史,拥有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后来写文成瘾,乃至最后刻意才戒掉了文瘾。
到了1925年夏天,因为备考清华国学研究院而太过拼命,积劳成疾,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个几乎难以治愈的疾病。
由于咳血、身体越来越虚弱,不得已辞职回家养病。
为了给他治病,家里人花光了积蓄,弟妹们常常因此忍饥挨饿。
看到这个现象,他听人说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可能对他的病有帮助,于是他买来此书,自学中医,试着服药,没想到经过一年多的休养和试药,竟然自己治好了难治的肺结核。
这让他认识到了中医的高明之处,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钻研中医,自救救人。
于是三年间购买了《汤头歌诀》、《药性赋》、《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医书,边学边试药。
因为没有家学传承,又没有老师带领,他只好靠自己摸索钻研。
为了体察书中所述药性,他就攒钱买药回来亲身试药体验,凡是能尝的药,岳美中都尝过来了,甚至有一次为了尝试石膏药性,过量服用后,腹泻不止,拉得虚脱,好几天起不来床。
岳美中的学医之路,有过偏执,有过徘徊,当然也走过弯路……
但是他一路坚持,慢慢地从读书时的疑惑,临证时的效用,到病家的回馈,让他对中医的治病理念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终身从事中医学,献身中医学术的决心。
远一点的李时珍和神农。
《本草纲目》被世界医学界誉为中国医药的宝书、“东方医药巨典”。
这部书是李时珍倾注了自己半生的精力,翻遍了所有的药典,走遍了全国山山水水,冒着生命危险亲尝百草,历时三十年才完成的医药巨著。
李时珍意识到要编写这部书,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他开始采取“搜罗百氏”和“采访四方”的战略,深入群山沟壑,遍访名医宿儒,搜寻民间药方,收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
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
几年里,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对好多药材,他都信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全书共52卷近200万字,收录药物有:矿物、动物、植物共1892种,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留下为医学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
历史上以身试毒的中医很多。
和这些人比较起来。
周昊文可能算是占了很大的优势了。
毕竟他自身拥有神农体质百毒不侵,所以以身试毒不怕。
但是其余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只感觉周昊文太伟大了。
这一刻,别说讥笑的,就连很多看热闹的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什么人能够让人觉得伟大,就是那种不顾自身性命的人。
李文亮见劝不动周昊文,于是给张继先眨眨眼……
但是张继先也知道,任何人都劝不动周昊文。
张继先叫来一个护士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后,那护士就跑开了。
……
“张院长,张院长不好了!”
护士一路小跑来到另一个重症监护室里。
张院长听到呼喊声后,立马回过头问道:“又来了多少病人?”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刚刚又送来了一批病人。
“不是,是周昊文,他不穿防护服就进入重症监护室了。”
护士连忙说道。
“什么!
这不是胡闹?”
现场有专家怒喝道。
“搞什么,不穿防护服不就被感染了?”
也有医学教授皱着眉头道。
“他说要亲自感受病毒,然后对症下药。”
护士也知道周昊文这行动太危险了,只好脱口而出。
“胡闹,我们西医在,还轮不到他中医去感受病毒。”
京都的王教授是学西医的,他对于病毒研究有很多年的研究,自然明白,人体想要对抗病毒太难了。
“小王,你这是瞧不上我们中医?”
严老也穿着防护服。
虽然他没有办法诊脉……
但是也不容许别人这么贬低中医,要知道历史上很多中医都治疗过瘟疫。
“严老,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不想看他白白送命。”
王教授摆摆手解释道。
“过去看看!”
张院长叹口气然后领着一群医学教授和专家往张继先那边的重症监护室走去。
……
就在他们一行医学教授和专家过来的时候。
周昊文和李文亮已经进入了隔离病房。
“快叫他出来,现在不是他逞强的时候。”
“别犯傻啊!”
“医者自医,小周的勇气让我佩服。”
现场众人心情不已,有为周昊文的鲁莽惋惜,也有为周昊文的勇敢点赞。